Data for Social Good Data for Social Good
  • 最新消息
    • 佈告欄
    • 熱門活動
  • 資料英雄計畫
    • 團隊募集
    • 專案成果
    • 資料英雄榜
  • 媒體報導
  • 聯絡我們
  • 最新消息
    • 佈告欄
    • 熱門活動
  • 資料英雄計畫
    • 團隊募集
    • 專案成果
    • 資料英雄榜
  • 媒體報導
  • 聯絡我們

資料英雄計畫

  • Home
  • 資料英雄計畫
  • 守護農地計畫

守護農地計畫

  • Posted by 柯 皓翔
  • Categories 資料英雄計畫
  • Date 2016-06-10
  • Comments 2 comments

Fellows:曾文志、馮書昭、柯皓翔、于子傑
Mentor:謝宗震、劉嘉凱
Project Manager:張淑貞
Project Partner: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土地孕育著無數生命,如同人類的母親。然而當台灣工商業愈加發達,許多農地也在發展歷程中遭汙染。

為讓民眾瞭解農地汙染狀況,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5年10月發起「守護農地計畫」,希望敦促政府積極行政,讓國民吃得安心,使土地生生不息。

透過智庫驅動(DSP)發起的「D4SG資料英雄計畫」,環資與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所、新聞系的學生2016年3月下旬組成跨領域團隊,透過資料科學方法,協助環資找出可能受重金屬汙染卻未受政府管制的農地,且分析各縣市的差異,而後希望發展相關專題報導。

 

  兩份資料集套疊,找出超標未管農地

團隊使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農試所)之「土壤品質及生產力調查」資料,與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列管場址」資料集中屬農地者進行套疊。前者有重金屬的濃度,後者有公告列管的農地污染控制場址地號;兩者比對後找出未受管制的超標農地。

農試所的資料是1992年至2008年間進行的全國土壤採樣調查資料,累積約13萬筆,涵蓋78萬公頃表土,包含鎘、鉻、銅、鎳、鉛、鋅等六項重金屬有效性之調查。該資料是以250公尺*250公尺網格(6.25公頃)為單位。

不過團隊成員發現農試所所提供之資料,有8000筆重複,並有約13筆時間疑似錯誤(出現在上述時間區間外)。

另外,由於農試所資料與環保署現今重金屬管制標準檢測方法不同,前者是透過0.1M鹽酸方法,後者是經過王水消化法,因此環資先將農試所的資料經公式換算,再根據《土壤汙染管制標準》評估是否超標。

最後得出的超標採樣網格共有1111筆,去掉地理位置重複資料後剩下993筆。

針對環保署的資料,環資已將地號轉為經緯度圍成的多邊形,共5097筆。有300餘筆因缺乏地籍圖資資料,無法轉換。資料最早的一筆為2002年10月2日,最新的一筆資料則更新至2015年12月20日。

 

  鳥瞰重疊狀況

環資在與政大團隊合作前,已經建置完成「守護農地地圖」,將農試所及環保署的資料繪製在地圖上。圖示中的黃色網格為農試所超標網格,紅色為列管中的農地,橘色則是已解除列管的農地。因此,單獨未疊色的黃色網格即為疑似重金屬超標、但範圍內並無政府公告為污染控制場址的農地,盼有關單位應儘速查證。

 

  從距離、密度二指標回答問題

團隊為找出超標未管農地,發展出「距離指標」,計算農試所超標網格與最接近公告列管農地污染場址間的距離(d)。團隊以超標網格為中心、200公尺半徑內的範圍作為判準,若無重疊則代表該超標網格疑似沒有被政府管到。由於污染列管場址多為不規則多邊形,故計算距離時取多邊形的重心為準。

另外,團隊還發展出「密度指標」,試圖找出農試所超標網格之熱區。由於農地污染常常是藉由灌溉渠道或水路擴散,造成系統性的污染,故此方法試圖找出超標熱區。計算原理是以農試所所有超標網格中心為圓心,以方圓一公里畫圓,計算範圍內超標採樣點個數,越多反映該圓超標網格密度越大。

在這次的計畫中,我們用較為寬鬆的標準定義「超標熱區」,只要範圍包含的超標網格大於1個(即還有其他超標點),就算在超標熱區中。

我們也已經開發了資料分析介面,讀者可以自行嘗試探索資料。例如在「地圖與數據分頁中」,拉選更高的網格密度定義為熱區,或用更遠的距離去定義重疊與否,藉此觀察篩選結果。

 

  分析結果

若將農試所經計算後得出的超標網格資料在地圖上顯示,我們發現大多集中在桃園、彰化、高雄、屏東一帶。環保署公告列管污染場址亦多集中在桃園、彰化地區。

 

 

全台超標網格993筆中,838筆為未列管網格,155筆為已列管網格。各縣市中,以桃園市、彰化縣超標網格面積最大。若計算已列管的超標網格占全部超標網格的比例,我們發現彰化縣的比例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彰化縣、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外,其他縣市均沒有「列管的超標網格」(但從地圖上台灣本島除了花蓮縣、台東縣、新竹縣、基隆市外,皆有列管農地,並非毫無列管)。

若我們將密度指標納入,可找出哪些地方是「超標熱區」。以下分別就北、中、南三區概述。

我們的分析結果發現,在桃園機場旁的南崁溪一帶,有相當多未列管超標網格,並以銅、鋅兩種金屬為大宗,少數為鉻及鉛超標。

在中部地區,我們發現台中市大雅區筏子溪附近,是鎳的超標熱區,且這些網格均未與環保署列管農地重疊。

在南部地區,超標但未公告列管的農地熱區則落在屏東長治鄉周邊,該區有若干銅、鋅超標,也有部分地區含有鉻及鎳。

  結論

團隊階段工作已經透過資料科學方法,對台灣的農地做了一次重金屬快篩,找出那些未受列管的超標農地。然而,資料科學方法並非完美,農地重金屬污染仍需仰賴專業知識及證據,我們盼望有關單位能真正為這些農地「診斷」,查證並公布其重金屬狀況,共同捍衛農地安全。

 

  限制

我們雖然透過資料科學方法找出了重金屬超標網格,不過這些網格所意味的風險實需納入更多面向的討論。

  1. 在方法上,重金屬濃度可能受到採樣者抽樣行為的嚴謹度影響。
  2. 農試所資料並未記錄砷、汞,但此二種金屬在環保署《土壤汙染管制標準》中有所規範。
  3. 環保署資料中,有300餘筆農地地號因缺乏地籍圖資資料,無法轉換。
  4. 農試所、環保署兩份資料檢測方式不同,濃度經公式換算。
  5. 本團隊僅取得已列管及解除列管之農地之資料,對於超標但環保署已經查證無汙染的土地,無法納入考量。盼有關當局亦能公布查證資料。
  6. 由於時間跨度大,法規也曾修正,有些超標網格現在可能已經不再是農地,改作工業或其他用途。
  7. 該地環境背景值可能某金屬本來就高。
  8. 植物也不一定全然吸收各種重金屬,有生物本身的篩選機制,亦受土壤特性所影響。

 

  展望

未來我們希望可以針對特定區域潛在的個案進行調查,深入採訪、發現問題,並追蹤農作物的流向。此外,更要從風險的角度出發,評估重金屬對人類的影響性。

若有其他的資料集,亦可以與我們本次的資料做套疊分析。例如若有一份水管妥善率的資料,我們有機會進一步去探討自來水污染的問題。

我們也鼓勵政府、社會各界共同加入「守護農地計畫」,一同為美好家園努力。

 

製作團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政大資訊科學研究所曾文志、馮書昭
政大資訊科學系于子傑
政大新聞系柯皓翔

 

>>延伸閱讀:

  1. D4SG守護農地計畫 github repo
  2. D4SG守護農地計畫視覺化成果展示
  3. 守護農地地圖
  4.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新聞稿
  5. 環保署回應
  6. 農糧署回應
  7. 政府開放資料的下一步,以資料驅動的公共治理
  8. [D4SG] 資料對話 跨域合作 讓寶島更美

 

  • Share:
柯 皓翔
柯 皓翔

Previous post

視障按摩小站排班管理
2016-06-10

Next post

D4SG資料英雄計畫 2016 夏季班錄取公告
20 六月, 2016

You may also like

  • 採購稽核智慧化
    6 十月, 2021

    2 Comments

Leave A Reply 取消回覆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分類

  • 佈告欄
  • 未分類
  • 紀錄
  • 資料英雄計畫

近期文章

  • 採購稽核智慧化
  • D4SG 333短期方案-錄取公告
  • [提案招募] D4SG 333 短期方案
  • D4SG Fellowship 冬季班暫停公告
  • 智慧防洪,韌性城市

標籤

OCHA workshop 便民看板 兒少保護 家暴預警 就業輔導 急轉診 排班管理 政府採購 文字雲 水土保持 法律扶助 火災風險 畜牧廢水 社會救助 空汙 結巴 緊急醫療優化 脫離貧窮 自然語言處理 資料工作坊 資料英雄計畫 農地種電 開放資料 防洪 隨機森林 韌性城市 高風險家庭

彙整

  • 2021 年 十月
  • 2020 年 十月
  • 2020 年 五月
  • 2019 年 十二月
  • 2019 年 八月
  • 2019 年 二月
  • 2019 年 一月
  • 2018 年 十二月
  • 2018 年 十一月
  • 2018 年 七月
  • 2018 年 六月
  • 2018 年 二月
  • 2018 年 一月
  • 2017 年 十二月
  • 2017 年 六月
  • 2017 年 五月
  • 2017 年 三月
  • 2017 年 二月
  • 2017 年 一月
  • 2016 年 十二月
  • 2016 年 十一月
  • 2016 年 八月
  • 2016 年 七月
  • 2016 年 六月
  • 2016 年 一月
  • 2013 年 六月

D4SG資料英雄計畫 ©201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