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專案以 111年度累積跨網絡會議案件資料為基礎,透過各種方法探索現行作業填寫方式之有效性、網絡資源介入機制運行狀況、以及檢定驗證各類指標、評估工具對於會議討論之幫助程度,並試圖提出更有效率的資料登打及收集流程。 本次亦進行了知識本體的建構,嘗試將兒少保護跨網絡合作會議運作及相關會議資料轉化為機器可讀的知識,以便未來進行深入分析;同時透過本體建構進行相關概念釐清,並初步探討了如何在資料面落實「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中所提出從「以案主為中心」朝向「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服務模式轉變的可能性。
Fellows:陳姿君、張赫麟、張家豪、藍浩、潘怡均、吳奇倫、吳又建、林瑜軒
Mentor:謝宗震、楊思
Project Manager:陳映竹
Project Partner: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通過文獻梳理,我們發現「風險評估」在兒少保領域的應用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普及(English & Pecora, 1994),在現如今依然是主要的評估工具。在學術領域,兒少保領域的「風險評估」可被定義為「評估某個既定的(通常是父/母)人在未來可能傷害兒童的一個過程」(Wald & Woolverton, 1990)。據已有研究,通過整理各種主要的風險評估工具,其共同考量的因素不超過三大類別的範圍:兒童特徵或受虐情況,父母特質與家庭環境(尹欣如,2013)。
大數據應用於兒少保領域的風險評估在其他國家早已有所應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Jolley(2012)曾用神經網絡模型將風險因素分為靜態因素和動態因素,來預測兒童遭受不良對待的復發。也有學者通過分類和回歸樹分析來對兒童遭受不良對待的復發來進行預測,發現對高風險組有更好的預測力(Sledjeski, Dierker, Brigham & Breslin, 2008)。
一、研究資料與主題
圖 1
主題1:兒少保護通報開案預測
透過通報表資訊預測該案開案與否,提供兒少保社工進入調查階段前案件優先順序參考。分析使用2017年一類案件通報表及關係人基本資料,包含最終開案及未開案案件,共20,165筆。
從通報過渡到調查階段,大量的非緊急案件,現況仰賴社工專業判斷。我們目標是社工不僅是面對當下的通報案件、自身專業判斷,透過分析資料庫中歷史通報案件,建構開案預測模型輔助社工,綜合自身專業與模型結果資訊成為工作排程依據。
圖 2
主題2:共案特徵預測及訪視優先次序分析
兒少保護開案案件中,透過調查報告找出與「保護司與心口司共同列管案件(共案)」特徵類似,但未有心理衛生社工介入服務(未納入共訪機制)之案件,預先提示兒少保社工提高服務密度及敏感度。分析使用2016和2017年一類案件被害人父母調查報告資料,篩選出最終開案的案件,共13,621筆。
進到服務階段,實務經驗告訴我們保護司、心口司兩個單位共同列管個案,必須有較高服務密度。也已建立保護司兒少保社工、心口司心衛社工的「共案共訪」機制。相對的,非共同列管案件就沒有心衛社工介入服務。即便未納入共訪機制的個案,透過共案特徵預測,預先提示兒少保社工提高服務密度及敏感度,仍可提供綿密的服務。
二、分析手法
主題1:兒少保護通報開案預測模型
使用關聯分析找出通報表填報項目選項中影響開案的重要因素。並透過通報表結構化資料及案情陳述非結構化文字資料,結合自然語言處理(NLP)與Random Forest隨機森林技術建立開案預測模型。